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7-21 09:47
信息来源:亳州市第十八中学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市教育局“四四工程”工作部署,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举措,落细落实常规管理,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工作内容及目标
(一)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强化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深化思想建设。创新学习方式,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和研讨会,提升学习实效。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压实责任,开展风险研判,筑牢思想阵地。三是完善组织建设。规范党组织运行,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优化党员发展结构,加强党员教育。加强党务干部建设,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四是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教育行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党员监督管理,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五是强化纪律建设。强化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健全监督机制,营造风清气正校园生态。六是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开展“党建+”融合教育,提升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党建活动,展示党建成果,交流党建经验。
(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搭建教师学习平台,规范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丰富活动载体,弘扬尊师重道风尚。二是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严格落实上级文件要求,整合国家课程、社会实践、科学、校本课程等,研究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上好思政课和科学课,初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三是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借鉴名校经验,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提升管理实效性,推进规范办校。加强教学设计管理、作业管理、课堂教学、听课评课、考试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落实行政管理人员“推门听课”。四是优化考试考务管理。优化社会化考试和学校期中、期末考试考务组织与实施,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和复盘机制,提升大型考试考务组织水平。五是加强教辅征订领域群腐防治工作。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学习,做实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严格规范教辅材料征订,定期开展教材教辅意识形态排查工作,规范执行教育收费项目及标准。六是提升体育学科教学重视程度。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体育课程,上好体育课,落实上级关于体育课工作要求。七是积极推进实验教学和阅读课。修订实验课管理和考核机制,将实验课和阅读课开设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图书借阅情况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关联机制。八是推进三项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初中部《延迟服务管理办法》、高三教学质量奖励性绩效考核办法,制定第三方教师考核管理办法。
(三)加强德育工作,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一是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抓好日常检查,强化班级管理,落实优秀学生星级表彰和违规违纪教育惩戒管理。二是开展多元德育活动。通过升旗仪式培根铸魂,志愿服务润德砺行,钟毓大舞台陶冶情操,成长仪式启志赋能。三是强化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四是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五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班主任培训,加强班主任考核,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六是完善学生会组织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考勤与考核制度,创新沟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七是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润校,使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榜样引领见行见效。八是深入推进家校共育。建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家长会,凝聚家校共育合力。
(四)加强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是优化“一十八”校本教研体系。开展“一课一研、一师一课、一班一研、一月一专题”等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推动教研强校。二是开展好系列教研活动。开展名师微讲堂、名师说高考活动、命题说题大赛、优质课大赛校内选拔赛、省市论文评选、省市课题申报评选、中小学实验说课大赛等系列教研活动。三是助力科技教育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完善科技教育工作室和科技教育活动室建设,稳步推进科技类校本课程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探索各年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方法。四是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线,构建智能化运维体系。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五是深化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推动教学模式转型升级。推动智慧校园管理和智慧课堂应用。加强对智慧课堂设备使用的监督、管理和培训工作,强化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打造专业化发展平台。
(五)加强总务后勤保障,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保障能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确保整体保障能力的提高。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工作职责。明确岗位分工,做到统筹兼顾。二是做好开源节流,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会计法,严格执行校内的财经纪律,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三是加强日常维修,助力学校发展。定期对学校的校舍、水电设施、教学设备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四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打造美丽舒适校园。做好校园绿化工作,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五是做好物资采购和供应,保障师生教学和生活。严格按照采购程序进行物资采购,建立物资库存管理制度,做好物资的发放和使用管理。六是加强内审工作。依据学校审计工作规章制度开展审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报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和审计报告。七是加强初中理财小组工作。对初中财务预算调整、收入管理、支出等事项进行研究审核。
(六)加强安全管理,打造安全和谐校园。
一是强化校园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保障师生安全,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宣传工作,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利用安全教育日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师生安全意识。三是打造“枫桥式”安全管理。全面打造“枫桥式”安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校园监控的日常管理,全面推进安全护校。四是加强对超市各项工作的监管。定期检查超市的环境卫生、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健康证等,确保超市的规范运营。五是加强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守牢师生食品安全阵地。加强食堂卫生管理,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膳食经费管理。
(七)加强资助工作,落实民生工程。
一是强化资助政策宣传工作。确保学生了解各级各类资助项目及政策,申报相应资助项目。二是持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金管理办法,保障高中国家助学金足额发放。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资助发放工作。严格执行资助评审和公示制度,确保资助资金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四是积极开展滋蕙计划、春蕾计划和护航计划等社会资助项目。争取更多社会资助资金参与到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中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五是加强资助教育,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和学业规划。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引导他们考上理想大学,学有所成,用知识改变命运,立志报效国家。
(八)加强群团工作,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强师惠师提升行动,着力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服务意识。二是落实校务公开。不断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落实保障教职工主人翁地位。三是落实送清凉工程。保障教职工身心健康,全面推进女职工福利保障。四是积极开展健康、和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办好“和谐教工之家”,举行“红烛杯”教职工乒乓球赛等系列体育比赛活动。五是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规范团务工作。
三、主要方法和措施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校党委和校领导班子、各处室、年级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组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加强家校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三是注重工作实效。各项工作要注重实效,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四是做好资料归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形成工作素材和优秀工作案例,提高工作水平。
本学期,学校围绕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进度行事历,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党建、教学、德育、教科研、后勤、安全管理、群团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