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引领,激发发展动能
1.强化思想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集中学习文章22篇,个人自学37篇,开展交流研讨28人次;召开党委会议17次,落实政治学习“第一议题”制度,学习理论文章39篇;各支部学习活动30次,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显著提升。
2.创新党建品牌。党建推行“四定四保”品牌建设(定计划确保全员参与、定方案确保内容丰富、定榜样确保示范引领、定督查确保效果落实),“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成效显著,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2025上半年,确定发展对象4名。
3.改进工作作风。“校长信箱”收到来信255封,校长助理提案85份。践行一线工作法,管理人员听课900余节。召开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等。精简考试非监考人员数量,学校部门负责人走进考场。服务效能提升。
4.深化主题教育。制定《亳州十八中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对照问题清单和典型案例,认真查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建章立制,权力运行规范有序,担当作为蔚然成风。
二、上好“四堂课”,提升教学水平
1.思政课。加强政治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大单元教学和议题教学法,推动课程思政。举行国旗下讲话、红色研学、祭扫烈士陵园等德育活动,录制“有志青年说”4期,“政教之声”广播16次,评选星级学生40名,加强学生思政教育。
2.体育课。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品牌建设,深入开展体育分项教学,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课间休息15分钟,举办第十五届田径运动会,体育课开课率、活动率均达100%,学生体质达标率超95%,招收田径、足球体育特长生。
3.阅读课。创新阅读课管理方式和考核机制,各班级建设读书角,开展每周一节图书馆阅读课,组织玫瑰书香·悦读畅享教师读书分享会,第三届师生“古韵流芳经典传承诗词大会”。24位师生在省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获奖。
4.科学课。挖掘教师资源,探索科学课管理模式和课堂方式,依托科技类社团,在科技编程、科技智造、科技航模三大领域深耕实践,推动数学、物理、艺术、计算机等跨学科协作。校科技队学生作品获得省级奖项13项,市级18项。
三、推进“四个校”,夯实办学根基
1.规范办校。规范课程管理,开齐开足课程,尤其是非高考科目,心理学课程开设全市领先。规范作息时间,严格落实初中早上进校时间,高中晚自习放学时间,落实义务教育双休。规范收费行为,校服费由学校统一代收,纳入财政监管。
2.教研立校。完善教研体系,建立健全校长—分管校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研组织。优化建设“每好一十八”校本教研体系,与“八个一”工程。亳州市优质课、作业设计大赛获奖教师9人,省、市级论文投稿118篇。
3.文化润校。加强环境育人,打造“绿色校园”“低碳校园”。建立心理导师制度,每月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开展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导师制度,六维筑基,拓宽成长空间,学校获得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4.安全护校。落实校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四级值班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1530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值班陪餐制度。建立校园安全网格图,实施校园安全首遇负责制,专职保安配备率、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护学岗设置率四个100%建设完成。
四、实现“四个育”,强化育人能力
1.拔尖培育。深化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科融合教研,开展“一班一研导师制”,举办一次日常鼓励、一次家校沟通、一次人生沙龙、一次拜师仪式“导师面对面”活动。每周开展强基辅导,4名学生参加全省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3人获奖。
2.家校共育。各年级分别召开期中家长会,邀请专家开展“同心助高考 携手启新程”讲座,举行高三年级学生“成人礼”。召开家长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会议3次,家长2000余人次参与食堂管理问卷调查,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家庭教育文章。
3.职普通育。与亳州幼师联合开设职普融通试点班。统筹开设普通高中课程和中职专业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实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相融相通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性、可选择的成长升学新路径。
4.数字智育。开展“智启未来,育见新篇”名师微讲堂,提升师资队伍AI技术在教育领域实践应用的专业能力。积极推动智慧课堂、天天智课活动,本学期累计智慧课堂授课290次,师生互动541次。9位教师参加信息化应用竞赛等活动。
五、做实四件事,增强群众获得感
1.招生入学高效一次办服务——让家长有感。学校开设三部招生咨询电话,向家长客观解读相关政策,解答疑问,提升家长对招生入学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真正做到服务有温度、沟通有成效,让家长满意。
2.健康装备改善提升工作——让学生有感。加强睡眠管理,组织学生在宿舍午休。开展视力健康监测及近视防控宣教活动,普及护眼爱眼知识。优化饮水设施,净水直饮机直通班级。开展全校学生心理测评1次,帮助识别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
3.强师惠师提升行动——让教师有感。构建跨年级、学科、学段多元开放的教师成长平台。走访慰问教师16人次,资助困难教师2万元,举办1-8月教职工集体生日会,发放二孩、三孩育儿补贴,开展教职工体检,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
4.整治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社会有感。公开全省教育领域“群腐”集中整治投诉平台二维码,接受师生和家长监督。拓宽监督渠道,接受师生和家长广泛监督,推动教育公平公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整治成效。
2025上半年,亳州十八中在市委市政府、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育局的领导支持下,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发展动能,进一步夯实了学校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深入推进“四四工程”,有效提升了育人水平,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切实增强了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下半年,学校将继续落实“四四工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