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教育工委的关心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全体教职工以“打造精品校园争创国家名校”为办学目标,秉持“敏知敏行致真致美”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育科研机制,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思想根基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
学校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学育人的各个环节。2024年,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14次学习,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专题进行7次研讨,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
(二)强化组织建设,激发队伍活力
一是优化班子结构。12月13日,学校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党委和纪委换届选举,优化班子年龄、专业、性别结构。二是落实党内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每月开展“一学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参与徒步、重温誓词、帮扶学生、文明创建等活动,发挥党支部作用。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标准和程序发展党员,2024年发展3名新党员,为党组织增添活力。四是促进党团群共建。学校党委与文采社区党总支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与工会、团委协同开展各类活动,党委委员和党员教师开展团课及理论宣讲,强化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
(三)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清风正气
学校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通过专题讲座、签订责任书、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片、开展主体责任谈话等形式,加强监督检查和警示提醒。每月进行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2024年共召开3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四)学校巡察整改有力,成效显著提升
针对市委第二巡察组的反馈意见,学校成立专项整改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整改措施,并在每周行政例会上汇报进展。截至2024年12月,常规巡察问题整改完成率达87.8%,完善5项制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二、聚焦质量内涵,筑牢立校根基
(一)落实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
一是推进“党建+”工程。学校党委将党的领导贯穿教育教学管理,把支部建到学部,探索“党建+教育教学”等模式,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二是组织理论学习。党委书记、校长及校团委多次为党员、团员干部和学生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三是以活动引领思想。围绕“民族团结”等主题开展“一月一课一践一悟”活动和团日活动,每月进行理论宣讲,内容涵盖习近平相关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座谈会,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像,筑牢学生思想根基。四是强化红色教育。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传统习俗教育,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国防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12月,学校顺利通过“三全育人”典型学校验收,学前教育部和艺术文化部通过“三全育人”典型学部验收,冯兵班主任工作室通过“三全育人”名班主任工作室验收。学校被省教育厅推荐为全省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核心成员。
(二)考证升学并进,收获优异成绩
2019级大专班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笔试通过率达95.60%,面试过关率为93.72%。专升本考试中,109名同学考入本科院校,创近年最好成绩。
(三)推进依法治校,荣获示范称号
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围绕多种法律主题开展“法治一刻钟”学习活动,集中宣讲法律知识,集中观摩法治教育视频等。2024年5月,学校入选首批安徽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四)师生积极参赛,屡获多项殊荣
11组教师团队参加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技能竞赛,荣获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和1项三等奖。教师参加省市级“三优”评选活动,获市级一等奖20项、二等奖18项,省级省级一等奖4项,省级二等奖5项,省级三等奖5项。两门在线课程被评为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学生在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学生斩获3金1银;在安徽省法治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亳州市中职学校2024年职业技能大赛上,学生获得15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师生在安徽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
(五)教科研实现突破,课题成果丰硕
2024年,学校2项省级课题开题,10项市级课题立项。4项课题结题并获奖,4项获亳州市第五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
(六)招生就业平稳,就业达成预期目标
在招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2024年学校实际招生721人,招生完成情况在全省同类学校中领先。2024届毕业生涵盖大专和中专,大专就业率达92.62%,中专就业率100%。
(七)承办大赛工作,赢得广泛好评
2024年,学校承办亳州市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11个赛项,承办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3个赛项,赛事组织工作得到参赛方的高度认可。
(八)多措并举并行,加强师资建设
开展31次“三课”活动,包括名师示范课、教师公开课和青年教师过关课。每月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每学期组织研讨会和培训,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加强教学督导,成立查课小组,定期检查备课和作业。选派教师参加省培、国培项目,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九)举办多样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举办金话筒主持人大赛、钢琴演奏会等文化活动,丰富师生课余生活。组织师生参与中医药博览会、“天下亳商”大会等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十)提升服务水准,优化校园体验
严格执行维修制度,及时处理设施故障。引入新的饮用水及浴室服务单位,提升服务质量。开展教师节表彰、节日慰问退休教师、组织教师体检等活动,增强教师归属感。
(十一)规范财务管理,确保稳健运行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做好收费公示和收支管理。规范招投标和预决算工作,接受多项审计并完成整改,财务工作得到主管部门肯定。
三、2025年重点工作
2024年,学校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招生宣传形式单一、职对口升学推进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2025年,学校将围绕以下重点开展工作:
(一)紧扣一个核心:强化党建引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四项改革,提升办学水平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梳理教育教学问题,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训实践课程占比,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2.推动教育科研改革。将科研重心转向教学实践,鼓励教师围绕教学难题、技能大赛、教学方法创新等开展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3.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巩固学前教育优势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布局,适度缩减部分专业规模,发展托育、康养、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提升专业与市场的契合度。
4.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改革。从侧重就业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加强与普通高中合作,举办艺术类职普融通班,拓宽学生发展路径。
(三)实现三大目标,夯实发展基础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师德师风培训和讲座,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环节,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2.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各学科教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3.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法治监督,确保学校管理依法依规进行。
(四)落实多项举措,推动学校发展
1.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加强部门协作,确保制度有效执行,提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2.加强招生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综合运用线上线下资源,宣传学校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和就业升学前景。
3.深化证书制度。推进证书培训与专业教学融合,以幼儿照护等X证书为依托,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培训与考核机制,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和就业竞争力。
4.优化后勤服务。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和食堂管理,严格把控食品采购、加工环节,保障食品安全。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校园文化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