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2341600485891867G/202502-0000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法治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2024年工作总结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2-18 发布日期: 2025-02-18
索引号: 12341600485891867G/202502-0000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法治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2024年工作总结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2-18
发布日期: 2025-02-18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2-18 12:24 信息来源:安徽中药科技学校 浏览次数: 字体:[ ]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2024年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六一”战略,以“1334”工程为总体发展思路,加快特色专业集群建设,在建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师生幸福、社会认同”的高质量学校发展道路上迈上了坚实的一步。

(一)红烛引航,党建赋能促发展

1.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坚持以党组织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组织体系,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深化理论武装,提升思想境界。始终把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严格按照“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和各项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交流,提升党员教师的理论修养。

3.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一是结合学校实情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制度,为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重要党纪文件,使党员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了“明法纪,严规矩,强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及一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以凝聚人心,确保师生思想的正确引领。四是强化组织建设,加强党员管理。

(二)深研 “三教” 变革,撬动质效跃升

1.聚焦专业建设,实施优势特色专业强基工程。本年度,学校大力推进专业群建设,中药专业群被评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护理、中药、中药制药专业被评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优质专业。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优化了专业结构,在原有10个共建专业的基础上,与安徽九鼎俱乐部共建了运动训练和工艺美术专业,与肥东高尔基补习学校共建了绘画专业。并新增设了幼儿保育、智能网联汽车技术4个专业,取消了建筑工程施工等2个专业。对文化课实行分层教学,设置对口班级及平行班级,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升学目标  

2.树立大赛品牌,展示技能成果。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职组医药卫生赛道护理技能赛项中,学校刘小荻、鹿梦阳两位同学荣获银奖。在今年亳州市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师生共获奖56项,其中一等奖14项,24个赛项晋级省赛,充分彰显了药校师生扎实的专业技能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组织多样化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通过邀请专家讲座、组织教学观摩、开展研讨会等形式,让广大教师了解教学、教研的前沿动态。组织“十佳教师”评选,表彰先进、树立标杆。深度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派员挂职锻炼,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奉贤亳州双城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组员参加第一届“青鸟杯”奉贤亳州双城技能人才培养教师说课比赛并获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在国培、省培项目基础上,与教育部合作邀请了山西药科职业学院蔡翠芳教授、绍兴护士学校寿菲教授等5名外地专家到校进行指导大赛备赛、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活动。组织优秀党员参加红色教育,组织骨干教师去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暑期研修。通过培训补不足、强本领。

(三)精研师能素养,锻造名师劲旅。

通过“教研组长-教研骨干-教研后备”三级教研架构发挥积极作用,“师徒交互结对”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培养教研自觉、形成教研能力、产出教研成果。加强“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的建设与管理,使名师、骨干成为“大课、大赛、大奖、大项目” 反哺“日常小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探索跨区域、跨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推广教研创新成果。《药都职教研究》是展示我校教学成果的重要渠道,目前已出版8期,为教师们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提供了平台,受到业内的广泛好评。在2024年度安徽省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六百工程”项目评选中,我校教师吴小菲获江淮职教名师称号;吴小菲、王伟、郭庆、李言涛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称号。共新立项省课题4项、市课题2项。教学能力大赛获得省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市赛获奖9项,其中一等奖5项;三优评选中省赛获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市赛获奖25项,其中一等奖9项。以赛促教,提升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提升服务能力,助力地方发展。

1.中高本贯通和职普融通有序推进。学校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康复专业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医药专业学院、安徽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院三个高职专业学院。与安徽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开展“3+2”中高职衔接联合办学工作健康发展,完善“三元融合五年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点。

2.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扎实开展。学校发挥技工院校技能培训的社会服务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本年度,成功举办了电工和互联网营销师两期高级研修班培训,合格率高达94%;完成了17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覆盖4509名学员,通过率高达85%。有效促进了地方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针对特定行业或岗位,学校组织开展了12期专项技能鉴定工作,累计524人参与,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进一步拓宽了学员的技能领域,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考核391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75人。谯城区人社局委托我校对谯城区企业和民办学校培训学员开展第三方评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2226人;滋补牛肉馍专项能力考核 794人;涡阳县人社局委托我校对涡阳县民办学校开展第三方评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2514人。

学校通过承办市区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让人们通过体验和现场感悟,进一步感受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了解到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办学实践和美好前景。

(五)招就多元拓路,校企同频共振

1.招生工作成果显著。本年度新生报名人数共计4608人,顺利完成2024年的招生任务,办学规模在安徽省中职学校中遥遥领先。

2.就业工作再创佳绩。2024年学校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搭建毕业生求职择业平台,提高实习就业服务质量新与5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考察了11家企业,邀请21家用人单位进学校举办专场招聘,成功安排了636人次统一实习,并通过自主实习为本地企业解决用工1434人次。2024年安徽中药科技学校共计毕业生4523人,其中直接就业2928人,升学1521人,就业率98.36%,对口就业率83.92%。
3.校企合作持续深化。本年度,学校与安徽华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敬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成功申报“六百工程”中的“安徽省职业学校产业专业合作链双链长遴选”项目。充分调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实践过程的深度融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六)坚持培根铸魂,践行“三全育人”。

1.推进课程思政,构建“大思政”格局。本年度学校持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学和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构建大思政课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多部门有机联动,利用国旗下的演讲、团校开班、劳动教育、经典诵读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协同配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随着三科教材统一,学校组织全体思政教师编写了思政题库,目前已建成4门课程的题库。深入挖掘并整理了13位亳州地区抗日英雄的光辉事迹,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推动思政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在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题征文评选中,我校两位教师分获中职组一、二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2.打造“三香”校园,培育德育品牌。本年度,学校致力于打造以“1”心“3”全“10”素养为核心的药校特色德育品牌。本年度,学校成功举办秋季师生球类运动会和春季田径运动会。五禽戏、书法绘画、中药协会、合唱队等32个社团全年度参与活动人数达 8000 余人次,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从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课程种类进行重新规划,增设多种活动课程。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等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安书社、问道书屋、行知书屋、菊香书屋的建设增加阅读场所和空间,仁德园、义德园、礼德园、智德园、信德园和乾园等中草药种植园凸显中草药特色传统文化建设成果,将隐性教育入脑入心,彰显书香、花香、药香、墨香的中医药学校特色。

(七)坚持依法治校,打造温馨校园

学校着力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严格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加强校园安保力量建设,完善仿军事化管理,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同时积极与当地公安机关合作,共同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营造文明向上的育人环境。

本年度,学校的校园环境持续改善。完成了中药制药实训基地的加固、明德楼西北角移动卫生间基建改造、操场看台下女卫生间改造、学术交流中心三楼宿舍改造、明德楼四楼五楼教室施工改造等工程,优化了校园功能布局。对校园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安装了时间控制箱、自动停机装置等智能化设备,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为了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学校与亳州市大型国防教育综合基地成功挂牌合作,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国防观和价值观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年度,学校的财力状况持续好转。学校加强财务管理,精打细算,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源头管控,强化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厉行节约,坚决制止奢侈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同时,注重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将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关键的地方,实现了开源节流的目标,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的工作。

(八)资助精准施惠,教育扶贫不漏一人

根据省、市相关要求,我校积极进行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对全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多次排查,准确掌握了十三类重点保障人群学生,并建立了贫困生数据库。并及时维护各类信息管理系统,每发放一个项目维护一个项目,做到了所有资助项目、资助名单、资助资金全维护。截止到目前,我校共发放各类资助资金2462万多元,资助学生9682人。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

2024年12月3 

 

 

 

 

 


Copyright©202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626号
主办单位:中共亳州市委教育工委 亳州市教育局 值班电话:5125009(白天);5125118(夜间)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341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