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教育局 > 新闻发布
索引号: 113416007711177331/202412-00018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
发布机构: 亳州市教育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法治 / 其他 /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学生资助工作新闻发布稿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2-04 发布日期: 2024-12-04
索引号: 113416007711177331/202412-00018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
发布机构: 亳州市教育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法治 / 其他 /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学生资助工作新闻发布稿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2-04
发布日期: 2024-12-04
亳州市学生资助工作新闻发布稿
发布时间:2024-12-04 14:20 信息来源:亳州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也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我国始终坚持党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全面领导,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学生资助发展道路,建立了世界上“政策覆盖最广资助项目最多、资助规模最大、资助育人并举”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体系。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要求,全力推动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了新贡献。

一、基本情况

2024年,我市坚持把落实资助政策作为“第一责任”,把宣传资助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把推进精准资助作为“第一本领”,把提升育人成效作为“第一追求”,依托智慧资助平台,扎实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全市年度内发放学生资助资金2.23亿元(高中阶段免学杂费资金1.1亿元、国家助学金5826.8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金4907.9万元、幼儿资助金523.17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9.5万人次。发放教育助学项目“滋蕙计划”资金103.9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681人。受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20996笔,涉及贷款资金2.98亿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充分发挥惠民生、兜底线、促公平功能

服务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举措,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站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居民增收、推动教育公平的高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让每一名困难学生都能共同享有同国家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抓实抓细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2024年资助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困难学生6.26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5689.37万元,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开展“滋蕙计划”“护航计划”等教育助学活动,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1979人。通过以上举措,惠民生、兜底线、促公平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不断探索多层次、多角度、多模式育人活动

全员参与、部门配合,凝心聚力抓好资助育人。结合资助项目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地开展资助育人活动,使育人成效得以充分体现。通过国家奖学金项目,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奋斗精神;通过国家助学金项目,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通过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组织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金融和诚信知识进校园等资助育人主题活动。3月份组织学生观看“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助学逐梦人”等具有时代特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资助育人系列宣教活动,帮助受资助学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成长成才;5月份以来共开展各类资助育人活动2000多场次,参与学生2.6万人次;遴选资助主题教育活动优秀视频、图片、文字作品260件,并择优在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上展播2024年,我市中职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王志强的优秀事例在《人民日报》刊登,成为100名获奖学生代表之一;2名学生的优秀事例获评省教育厅“资助圆梦 皖美未来”活动优秀毕业生典型,事例在《安徽青年报》上刊登。近年来,我市平均每年有4500名困难受助学生升入专科及以上学校,圆梦大学,享受与时代和祖国共同成长的机会,占高中三年级受助学生总数的26%。

(三)初步形成时代化、多元化、立体化宣传格局

加强新时代学生资助宣传工作,把握时机节奏,不断丰富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教育影响力显著增强。在每年2月份学生开学时,组织各校各班上好资助政策宣传班会课;5月份寄发致初、高中毕业生的两封信,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6月份在高考和中考前印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开通市、县区、学校三级学生资助热线电话,每季度上线政风行风热线,解答群众疑点困惑。“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和《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相继宣传报道亳州市学生资助工作,淮北、安庆、濮阳等多个地市先后组队到亳州考察学生资助工作做法。

(四)稳步提升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能力

注重提高学生资助规范化、现代化水平,督促落实《亳州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2024年亳州市资助工作要点》等文件。进行常态化跟踪问效,确保资助政策落实落细。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面比对家庭困难学生受助信息,做到精准资助。线上利用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省建档立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和亳州市智慧资助系统开展2次数据比对,比对数据120多万条;线下组织学校排查到班、到人、到村、到户,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万余人,确保符合政策条件的受助学生不错一人、不漏一人,实现应助尽助的工作目标。

三、突出亮点

我市坚持与时俱进推进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积极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面提升学生资助数字化与智慧化水平。我市推出的《数字化赋能 提升学生资助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案例入选教育部印发的《学生资助数字化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汇编》,是安徽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

我市在全省率先建设智慧资助平台,对接民政、公安等部门数据,自动识别特殊群体学生,精准识别困难学生,自动确定受助档次,精确推送受助名单,实现困难学生资助免申即享,推动学生资助工作向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实现了由“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腿”。全市每年20万名困难学生通过“亳州智慧资助平台”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共享同国家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人生出彩机会。

心向远方,何惧道阻且长!市教育局将继续秉持资助工作“有温度、有智慧、有内涵”的理念,着眼大局,切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写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奋进之笔”,推动资助工作落实落细,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助推教育公平发展,彰显资助育人成效。

Copyright©202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626号
主办单位:中共亳州市委教育工委 亳州市教育局 值班电话:5125009(白天);5125118(夜间)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341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