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一中制定了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工作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努力为一中的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安全保证。特制订安全管理精细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和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及时排查和彻底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明确学校安全工作职责,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推动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法制化,增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和师生自我保护能力。
(一)学校各岗位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安全活动有效开展。
(二)安全隐患排查规范,重点时期、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三)法治教育、安全教育有序开展。法治教育、安全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师生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四)应急演练有计划开展,能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五)安全管理台账规范,做到资料完整,安全信息上报及时。
(六)不发生有学校责任或部分责任的安全事故,不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不发生群死群伤及恶性事故,实现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和校园暴力事件“零”目标。
(七)学校食堂进货索票、索证率已经达到了100%,食堂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也达到了100%,校园内没有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八)校园内无聚集性流行病、传染病。
(九)校园内无火灾事故。
(十)校园内无政治安全事故和其他重特大安全事故。
三、主要任务
始终坚持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关注安全、关注细节,努力追求精细化的管理效果。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必须做到:一要“把宏观的事情做正确”,二要“把微观的事情做精致”,三要“把紧要的事情做迅速”,四要“把日常的事情做扎实”。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制度精细化
建章立制,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有章可依,实现日常管理精细化。根据《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1)亳州一中安全工作制度;(2)值班制度;(3)门岗管理制度;(4)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5)消防安全工作制度;(6)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7)食堂物资采购、索证和登记制度,饭菜留样和记录制度;(8)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9)宿舍安全管理制度;(10)大型集体活动安全审批制度。确保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凡是违反安全工作有关规定的,要做到违章必纠,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建立健全师生安全教育制度,定期对师生员工开展法制、安全防范、卫生保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二)安全措施精细化
学校从实际出发,以《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为依据,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强化学校内部管理,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1。将安全管理纳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安全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并及时反馈意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学习有关安全管理的政策和经验,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部署。
2。落实安全责任制,实施目标管理。学校与各处室、各年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责任。
3。严格实行门禁制度。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车辆未经学校同意,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严格执行校外人员进出校园查问登记制度,认真履行登记手续,未经学校领导批准,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外来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校园。要禁止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品带入校园。校园门口应当保持环境整洁、通行无阻,禁止在校门口30米以内摆摊设点。在校期间学生离开校园要履行请假手续,并得到校方同意后,才能准许学生离开校园,严禁非学生监护人将其带出校园。门岗要恪尽职守,坚守岗位,把好校门关,对于校园门口及周边发生的有异常举动的人或外来人员强行进入校园时,要及时阻止,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积极联合社区和属地派出所共同做好校园周边的安全保卫工作。
4。坚持领导值班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班,中层管理人员轮流值班,实行24小时全方位负责制。值班期间做到不离岗,保持通讯工具畅通,校领导要带领值班人员巡查、检查校产与师生安全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和问题,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5。人防物防技防。配足配齐装备的同时,联合属地派出所定期进行门岗人员培训,强化保卫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视频监控和报警设备正常运行,并安排人员在后台值守,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异常情况,全面发挥技防设施的作用。
6。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共同教育引导学生抵制乘坐农用车、拼装车、报废车和超速、超载车辆,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发出倡议书,学生要文明出行,一盔一带。
7。加强学生宿舍管理。落实夜间宿舍巡查制度,每日清点学生人数,定期检查床铺、用电线路、门窗、卫生间设施等是否安全,认真做好排查记录。
8。加强隐患排查与整改。把隐患排查与整改作为学校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台账。问题较大的要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积极解决相关问题。
9。加强学校食堂管理。要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有关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上岗证和健康证,做到持证经营、持证上岗。严禁非食堂从业人员进入食堂操作间或原料库,防止投毒事件发生。有食堂的学校备有消毒柜及保鲜柜,做到饭菜24小时留样备查。
10。加强学校消防管理。按照消防有关规定配齐各种消防设施,及时更新灭火器材,扎实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在各楼层楼梯口等重点部位设置应急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在有危险的地方和部位设立警示标志。
11。严防季节性流行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学校积极配合市、区卫生防疫部门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认真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做到对疫情早发现、早治疗、不瞒报。
12。进一步开展并长期开展欺凌防治、防溺水、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防校园欺凌预案和应急处理预案,细化工作措施,健全以教育和预防为主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教育和排查,引导学生掌握防欺凌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受心理困扰和有问题的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配合心理咨询中心、班主任、年级组及时对他们及家长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矛盾化解和行为跟踪。配合信息化处整治涉及中学生的不良游戏、网络社交等行为,并加强学生手机的管理,结合学生的网络行为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网络认知,防治网络沉迷。
13。安全教育工作精细化。定期梳理、查找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盲点,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资源,会同相关处室围绕每月的安全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各方面安全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1530”安全教育模式,保障每班都有充分的安全教育时间。
14。进一步推动家长委员会建设和预防不良思想对学校的渗透。推动家校联动机制,推动落实家长的监护责任,提醒家长关心孩子的人际交往和思想动向,及时与学校沟通,严防出现监管真空。狠抓学生德育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期开展预防黄、赌、毒的知识培训;从宗教政策和法律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