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亳州市第十八中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亳州市第十八中学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2341600MB0U87449T/202404-00063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亳州市第十八中学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十八中2023年度工作总结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1-04 发布日期: 2024-04-24
索引号: 12341600MB0U87449T/202404-00063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亳州市第十八中学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十八中2023年度工作总结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1-04
发布日期: 2024-04-24
亳州十八中202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4-24 12:54 信息来源:亳州市第十八中学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守正创新、狠抓落实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市委教育工委的大力支持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着力把握根本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坚持统筹推进,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成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集体学习17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法律法规、党章等75篇,开展交流学习座谈会12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组织书记讲党课6人次,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视频资料230人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主题教育政治责任,把学习成果不断融入到推动学校发展的工作中去,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坚持抓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完善《亳州十八中党委会议议事规则(试行)》,党委会议坚持政治学习“第一议题”制度。2023年,校党委共召开党委会议27次,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召开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改革支部设置方式,把支部建在年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基层领导作用。接收2名入党申请人,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接收2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完成4位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党员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化,更具战斗力。

3.坚持抓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组织的纯洁性、凝聚力。通过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成员工作作风的意见》,提出党委成员“八条要求”,建立党委成员联系支部与学科制度。强化“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4.坚持抓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一年来,研判风险20条,提出对策30项,开展2次师生宗教信仰和教材教辅排查工作。落实信息发布“三审”机制,常态化监测校园工作群、师生自媒体等动态信息。

5.坚持“双培养”机制,推行“双促进”培育工程。探索“双培养”工作机制,即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推行“双促进”培育工程,即把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党建带头人”和“学术科研带头人”,大大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

6.“党建带团建”成效显著。扎实开展全体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完成“思想旗帜”“坚强核心”“强国复兴”“挺膺担当”4个专题的学习,学习覆盖率达100%,新培养发展团员79名(其中高中56名,初中23名)。学校荣获亳州市教育系统2023年度唯一“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二、着力找准出发点,全面落实根本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邀请校外专家、校内名师举行“师德师风”讲座17场,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师德集中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教职工廉洁从教意识。表彰“五星级教师”“五星级班主任”“五星级教研组长”“五星级备课组长”共计85人。获评“安徽省优秀班主任”1人、亳州市教坛新星1人、市特级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

2.加强教学常规督查。先后对六个年级进行教学工作大检查5次,评选“优秀教案”“优秀作业”和“优秀听课记录”,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通报。全面检查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各项制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纠偏纠错,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有效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序衔接,完善落实《亳州十八中新高考模式下的教育质量评价办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提升。

3.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举行“德育微讲堂”和主题班会示范课活动;开展主题升旗仪式19期;完善落实《亳州十八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方案》,举行职业生涯规划辩论赛活动;增加实验课课时,优化充实图书馆藏书。2000余名师生参与2023年元旦文艺汇演暨“正青春 绽光彩”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颁奖仪式,29个班级受到表彰。5名学生获得亳州市第八届“千名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学校荣获安徽省中小学生合唱展演活动评选一等奖、亳州市第十四届暑期亲子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

4.精品社团展现新风采。新增羽毛球社团、趣味化学社、生物创意实践社3个社团,超过1700人次参加140余场校内社团活动,“萤火虫”志愿者协会组织494人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评选“优秀社团成员”79名。南风文学社10余名学生的作品发表在《安徽青年报》、省“学习强国”平台和《亳州晚报》等媒体,省市科技创新、航模、机器人大赛获奖47项,亳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获奖11人。

5.师生队伍不断壮大。2023年教师队伍达到358人(在编教师300人,第三方劳务派遣58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7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教坛新星3人。有50多名教师获得市特级教师、药都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等名师称号。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0名(其中公费师范生45名),亳州市首席专家工作室1个,名师工作室5个。拥有教学班100个(其中高中年级70个教学班,初中年级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00余人。

三、着力明确落脚点,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1.严格落实五项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足体育课程,体育课开课率、活动率均达100%,优化体育馆开放时间,学生体育素养达标率逐年上升。加强手机管理,每天开展眼保健操活动,为初高中各班级统一配备图书柜,建立班级图书角,加强课外读物管理,增加阅览室周末开放时间。修订《作息时间管理办法》,组织学生回寝午休,保障学生睡眠质量。

2.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举行“名师微讲堂”5期,组织4场大教研会议,13个教研组完成“上一节好课”“读一本好书”“练一身好基本功”专题教研,开设“命一套好题”专题讲座26场,与亳州一中、亳州十九中、亳州三十二中联合组织校际公开课39节,2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成功立项,11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

3.教研科研成果显著。实施“一课一研”“一师一课”“一月一专题”“一学期一大赛”“八个一”校本教研工程,政治和地理教研组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研组”。省级精品课获奖4人,市级优质课获奖21人,实验说课获奖7人,智慧课堂优质课获奖16人(其中一等奖12人)。省级教育教学论文获奖5篇,市级获奖46篇。

4.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实施“强基计划”,开设“强基班”,组织教师129人次参加高、中考备考研讨交流学习活动,开展“名师说中考”“名师说高考”活动28场次。首届中考高分率为6.3%,优秀率为28.67%,建档率为80.02%。2023届高考“希望之星”班一本率为100%;一本转化率达588%,本科转化率约为254%。

5.积极拓宽办学思路。积极融入“长三角”,先后组织骨干教师77人次赴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海州高级中学参加学习交流活动;选派2名优秀干部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到上海市奉贤区、江苏省连云港市挂职学习,并分别担任队长,“沉浸式”学习45天;分别与上海市奉贤中学、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签署共建友好学校协议。

四、着力抓好关键点,全面统筹重点工作

1.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约318万元,对运动场进行维修改造;投入资金约40万元,升级改造心理咨询室;投入资金近40万元,新建录播室;投入资金约16万元,对教学楼西侧路面进行硬化改造;投入资金约17万元,对钟毓楼七楼进行设计布置;投入资金约16万元,更换配电房供电柜;安排专人负责各工程项目进度监督,确保按规定标准完成验收,交付使用。为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设施保障。

2.全面提升校园安保能力。落实“1530”常态化安全教育,每周开展一次校园安全隐患风险点排查,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治理大检查,组织安保人员进行安全和消防知识培训,3800余名师生参加“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冬季应急疏散演练”“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培训”等安全教育活动。投入资金约170万元,对房屋结构安全、建筑消防安全进行全面评估,按标准规范整改。

3.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配备食堂食品安全员,每天巡查、记录食堂运营和食品安全抽样检查工作,严把食品安全关,细化食堂日常监管,明确职责;落实领导班子值班陪餐和校长查食堂制度,对食堂进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参加区级以上食品安全培训7次,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及对策》专题培训,强化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全力守护师生们“舌尖上的安全”。

4.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从文明城市实地考察要求入手,治理校内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每月评选一次文明班级并进行表彰,举行征文比赛、主题演讲比赛、寝室评比大赛等文明创建活动。我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市文明办委托第三方的检查中2次取得“满分”的好成绩。

5.大力落实资助育人“民生工程”。严格落实国家资助文件精神,形成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为主导,国家、学校、社会相结合的资助体系。2023年度协助发放各类资助资金合计金额222.42375万元,资助学生共计2495人次,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正常生活所需。

五、着力盯住问题点,全面谋划开拓进取

虽然当前学校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与长三角先进地区的学校相比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教学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我校的高分段学生数、本科升学率还不能满足社会的期待。二是“三新”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三新”改革的理念意识还不够强,课堂效率仍需提高。三是德育工作的品牌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系列化建设不够,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还需进一步激发。四是综合实践教育仍需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研学旅行、“慧阅读”等活动开展的还不够充分,不够深入。五是学校管理仍需进一步优化。部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制度集群仍不齐全,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服务意识还需强化。

2024年全面谋划,主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党建工作,实现有机融合。构建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格局。二是做好安全工作,实现平安和谐。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安全体系。三是狠抓教育质量,实现稳中提升。构建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的育人模式。四是强化队伍建设,实现成长成熟。进一步搭建教师学习与培训平台,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细化落实“八个一”工程。五是提升管理能力,实现创新增效。建设一支具有大局意识、合作品格、服务情怀、坚韧作风、主动作为的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六是推进校务公开,实现透明公正。建立健全决策程序,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增强学校公信力。七是强化服务意识,实现贴心尽心。打造“主动服务、超前服务、热情服务”的一流后勤服务团队。八是拓宽发展思路,实现科学规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重视同“长三角”地区联系与交流,促进协同发展。

困难与挑战检验我们的能力与智慧,使命与责任鞭策我们励精图治,光荣与梦想激励我们昂扬进取。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工作。不忘初心,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解放思想,拼搏奋进,为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202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626号
主办单位:中共亳州市委教育工委 亳州市教育局 值班电话:5125009(白天);5125118(夜间)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341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