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教研工作步入新的一年。面对诸多挑战,为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年度教研工作方案,为教研工作做好规划与指引。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引,将《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科学开展保教工作的重要依据。紧密围绕亳州市第十幼儿园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与要求,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各项管理流程。致力于维持高品质的保教质量,彰显园所特色,巩固亳州市第十幼儿园作为市特优园、幼小衔接示范园、课程游戏化试点园以及亳州市教研基地的良好声誉,推动师生共同成长,稳步提升园所品牌影响力。
二、工作目标
(一)保教工作
通过落实大教研、临时教研、“网课” 线上课程学习以及外出培训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确保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执行率达到 100%(制定相应考评表格),幼儿发展评估优良率不低于 90%(制定评估计划及考评表格)。
本学期以园本培训为重点,依据教师不同需求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
六一活动延续去年幼儿自主选择(7 项)与画展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与优化,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以及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二)品牌建设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教养重点,如托小班的保育护理、入园适应及师生情感联结建立,中大班的园本特色打造及幼小衔接整体课程实施,持续夯实保教品质。保持较高的转介绍率,进一步提升园所在周边社区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园所品牌口碑。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教师应利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先进教育理念武装头脑,运用科学教育方法组织教学,满怀热情地对待幼儿。为此,本学期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具体举措如下:
鼓励教师积极借阅幼教刊物,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并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将所学理论与自身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同时,积极参与本园观摩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水平与授课能力。
组织教师进一步深入学习《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刻理解其内涵,积极探索实践路径,确保将《指南》切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并积极参与教师再培训教育。
(二)注重业务培养,提高保教质量
每位教师需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备课、上课到活动延伸,全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教师应认真备课,遵循先撰写教案再授课的流程,教案格式统一,目标明确,层次清晰。
开展观摩交流活动,主要观摩本园教师的公开课,学习前沿的教学模式、方法及保教手段。课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点评,由授课教师介绍课程设计思路,大家共同探讨,寻求最佳教育途径。
适时开展各类评比活动,如论文评比、班本主题活动、自主游戏、学习故事、教玩具制作等,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三)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推行教研活动轮值制,由教师轮流主持教研活动,为教师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形成教学互助的良好氛围,使教师既能作为学习者,又能成为指导者。
研讨是促进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重要方式,能够为教师提供充分表达思想和观点的平台,促使思想和观念在交流中得到升华。本学期将采用以下研讨方式:各班深入开展各主题教学活动,及时提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做好资料积累(以备查阅),避免教学走弯路,提高教学效果。
(四)持续推进岗位练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各项工作的基石,不仅关乎教师个人成长,更对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本学期根据上级指示,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将持续推进岗位练兵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继续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包括讲故事、自制玩教具、边弹边唱、手工制作以及活动过程设计等教学基本功。
培养教师反思总结的习惯。反思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认真观察幼儿行为表现并进行分析,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育行为,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并做好教育心得笔记。
教师每月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每周撰写一篇个案观察、区域观察或户外游戏观察记录。每月 28 日前认真拟定月计划并提交。
(五)深化课题研究,凸显园所特色教育
持续加强幼儿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打造班级特色。以 “亲自然亳文化” 为核心主题设计相关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在全园开展早期阅读、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礼仪教育等特色活动。
(六)重视家园共育,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参与各类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教师妥善保存幼儿每次活动的作品,在学期末 “家长开放日” 活动中向家长展示幼儿学习成果。
充分利用园内《家园共育》宣传栏,以丰富且具针对性的内容吸引家长关注幼儿园教育工作,促进家园达成教育共识。
通过半日活动观摩和亲子活动,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四、树立服务意识,切实做好家长工作
(一)转变观念,加强合作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秉持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积极参与。教师在工作中应平等对待家长,唤醒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家长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热情,鼓励家长为幼儿园发展建言献策,实现家园融合。
(二)优化家园沟通渠道
开学初,各班精心设计家长园地版面,做到美观新颖、内容多样。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家园联系栏内容。
定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或一日活动,展示幼儿在园活动情况。设立家长信箱,积极采纳家长的合理建议。通过电话联络、家访等多种形式开展家访活动。
(三)丰富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持续推进环境的季节性变换,营造关爱、支持幼儿的良好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二十四节气、元宵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集体活动兴趣。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密切关注幼儿表现,注重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亳州市第十幼儿园
2024 年 2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