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亳州小语之家”网络教研活动以“AI赋能新课堂”为主题,聚焦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创新领域,通过示范课观摩、实践经验分享两个环节,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搭建AI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交流平台,吸引2000多名教师实时参与直播互动,共探教学新方向。
活动中,主持人闻岩以“当人工智能遇见小语课堂”的命题引发全场思考,随即带领大家共同观摩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幼琴的二年级语文课例《彩虹》。课堂上,张幼琴以“童年发现之旅”为核心情境,将AI技术无缝融入教学全流程:在“初读梳理”环节,借助AI生成“彩虹心愿馆”的语音与文字任务,巧妙地将“梳理课文内容”这一抽象教学目标转化为“找心愿、得许愿机会”的具象游戏。学生在“玩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朗读文本、聚焦学习重点,实现了“AI为翼、朗读为桥、识字为基、情境为引”的教学构想,生动诠释了AI作为“课堂导航仪”与“兴趣助推器”的实用价值。
观课结束后,蒙城县三义路小学教师胡曼曼以《AI赋能语文课堂,解锁低年级阅读教学密码》为题,拆解《彩虹》课例中技术应用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智慧,提出要让AI工具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阶梯。蒙城县仁和路小学教师甄斗斗围绕“AI赋能低段语文新课堂”主题,分享了借助AI破解低段语文教学痛点的实践路径。她认为,在张幼琴的课堂中,AI并非锦上添花的装饰性工具,而是切实解决教学难题的“得力小伙伴”——通过“许愿机会”构建的任务闭环,成功引导学生从“被动学”转为“追着学”。受此启发,甄斗斗在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学中大胆尝试,让AI扮演“父亲”角色,生成虚拟语音发起家庭讨论会,助力学生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为参加活动的老师们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此次“AI赋能新课堂”网络教研活动,以《彩虹》优质课例为纽带,成功搭建起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教学经验交流的桥梁。“亳州小语之家”将持续聚焦“AI+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助力更多一线教师实现技术创新与教学实际的深度结合,让语文课堂既有科技赋能的活力,又不失母语教育的人文温度。(供稿:闻岩 付常青 编审:张秀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626号
主办单位:中共亳州市委教育工委 亳州市教育局 值班电话:5125009(白天);5125118(夜间)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