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四代同堂求学路 百年弦歌育桃李

访问次数: 来源:亳州幼师 发布时间:2025-06-19 14:41
文字大小:

6月19日清晨,十五岁的李琦美踏入亳州幼儿师范学校大门,一个跨越近百年的教育传奇在晨光中续写新篇。她的到来,标志着这个家族自太爷爷起,祖孙四代人已接力成为亳州幼师的学子。

年过八旬的李老先生今日陪同曾孙报名,重返校园。银发映着青砖黛瓦,一句“这是我的母校”道不尽岁月沉淀的深情。面对满园青春洋溢的报名新生,李老先生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他向工作人员回忆,自己曾是20世纪50年代的学生,当时学校刚建校,名为亳县师范。老人声音微颤,缓缓描述初创时期的校园景象:“那时学校还在老校区,教学楼十分简陋,条件艰苦,但先生们教得认真,我们也学得刻苦。那时学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为师的根本。”

这份对教育事业与母校文化的挚爱,化作无声的召唤,牵引着家族后辈的脚步:太爷爷于建国初期在此求学,儿子在20世纪70年代踏入校门,成为乡村教育的播种者;孙子、孙女于20世纪90年代在此成长,如今已是骨干教师;如今,曾孙女李琦美接过接力棒,立志传承诗教薪火:“这里是我梦想的起点,更是我们家族教育情怀的根。我要像太爷爷那样,带着育人初心完成学业。”

学校招生办负责人感叹道:“一家四代人,八十年来都选择在亳州幼师开启求学之路。这不仅是对我们学校最大的认可,也充分体现了师范教育精神的代代相传。李家四代的故事,实实在在地展现了我们学校在传承教育文化上所起的作用。”

当李老先生与曾孙女在校园合影时,苍老的手与青春的手紧紧相握。枝繁叶茂的树冠,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根脉与生长、诗歌与未来的故事——时光长河中,总有一些精神如古树长青,总有一些传承,在琅琅书声与稚嫩童谣间,静水流深,生生不息。

(供稿:王婷 文依妮 编审:訾微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626号
主办单位:中共亳州市委教育工委 亳州市教育局 值班电话:5125009(白天);5125118(夜间)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341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