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市教育局以“四个第一”确保学生资助工作质效

访问次数: 来源:亳州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1-08 16:21
文字大小:

2024年,市教育局把落实资助政策作为“第一责任”,把推进精准资助作为“第一本领”,把提升育人成效作为“第一追求”,把宣传资助工作作为“第一要务”,确保学生资助工作质效。全市发放学生资助资金2.23亿元,资助学生19.5万人次。发放“滋蕙计划”资金103.9万元,资助学生1681人。受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996笔,涉及贷款资金2.98亿元。

多措并举,彰显资助工作惠民生、兜底线、促公平功能。站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教育公平的高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让每名困难学生都能享有同国家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抓实抓细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资助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困难学生6.26万人次,保障他们不因贫失学辍学;开展“滋蕙计划”“护航计划”等教育助学活动,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1979人。

全员参与,不断探索多层次、多角度、多模式育人活动。结合资助项目特点,坚持全员参与、部门配合,开展资助育人活动,彰显育人成效。通过国家奖学金项目培养学生争先进位的奋斗精神,通过国家助学金项目开展励志感恩教育,通过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组织学生观看“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具有时代特点的资助育人系列宣教活动,帮助受助学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成长成才。共开展资助育人活动2000多场次,遴选资助主题教育活动优秀视频、图片、文字作品260件,并择优展播。亳州工业学校学生、中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志强的优秀事例被《人民日报》刊登,2名受助学生获评省教育厅“资助圆梦 皖美未来”活动优秀毕业生典型。

精准资助,稳步提升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能力。落实《亳州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常态化跟踪问效。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面比对受助学生信息,做到精准资助。线上利用国家、省、市管理系统对学生资助信息进行2次数据比对,比对数据120多万条;线下组织学校排查到班、到人、到村、到户,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万余人,确保符合政策条件的受助学生不错一人、不漏一人,做到应助尽助。《数字化赋能 提升学生资助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案例入选教育部《学生资助数字化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汇编》。

加强宣传,初步形成时代化、多元化、立体化宣传格局。把握时机节奏,丰富方式方法,推动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在2月份学生开学时,组织各校各班上好资助政策宣传班会课;5月份寄发致初、高中毕业生的两封信,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6月份在高考和中考前印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宣传册;开通市、县区、学校三级学生资助热线电话,每季度通过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为群众答疑释惑。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安徽教育网和新闻媒体宣传全市学生资助工作成效。(供稿:徐林虎  编审:张秀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626号
主办单位:中共亳州市委教育工委 亳州市教育局 值班电话:5125009(白天);5125118(夜间)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341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