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新闻

蒙城县切实打好“课后服务”牌 赢得家长放心

访问次数: 来源:蒙城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16 09:37
文字大小:

“双减”工作是国家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要民生议题。练好“校内增效”内功,才能打好“校外减负”硬仗。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蒙城县教育局多举措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彰显教育温度。

广泛宣传,自愿参与。蒙城县各学校积极做好课后服务政策宣传工作,积极争取家长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各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班级微信平台等方式,把开展课后服务的目的、原则、时间、内容、收费标准等及时告知家长,并征求家长意见。在此基础上,坚持学生、家长自愿参与的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各校将课后服务相关内容(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收费依据、收费标准、举报电话等)在校内外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及时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宣传报道。2023年以来,各校共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发表新闻稿件183篇,其中省级55篇,市级41篇。多形式的宣传,提高了家长的知晓率。

丰富内容,提升质量。各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同时积极将“慧阅读”“慧运动”“慧艺术”“慧创新”等内容融合到课后服务内容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和社团活动等,提高了课后服务质量。如嵇康路小学以课后服务的社团活动为主抓手,以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内容,形成“1+6”课后服务特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墨香、儒润中体悟高尚的美;城关三小在课后服务中坚持“基础+特色”“普及+精品”的模式,发挥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美育特色学校”“合唱艺术特色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特色学校建设品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强健体魄,涵养书香气质、增强才艺技能、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庄周中心小学根据教师的现状和学生的需求,组织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开设篮球、足球、跳绳、乐器、舞蹈、计算机、英语及绘画等多个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和展示,增强了学生合作和团队意识,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以督促行,规范开展。蒙城县将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常规工作督导。蒙城县教育局、蒙城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春季学期中小学课后服务、幼儿园延时服务督导检查的通知》,各学区督学责任区牵头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县级层面也开展了课后服务督查工作。通过查看资料、随机访谈家长和查看现场的形式,对各校课后服务内容、经费收支管理、安全保障等内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导,为该项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了保证。

强化管理,提升水平。蒙城县教育局积极推进使用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免费搭建的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全县各学校、教师、家长等不同类型用户,在平台在线选课、课程评价、课程监管、打卡、上传相关信息,利用平台进行课后服务费用的收取、结算及退费工作。

课后服务数据全部集中于管理平台,形成大数据统计看板,涵盖参与学生数、教师数、课程类别、课程数量、课时长度、调课比例等立体维度,学校教务统计课后服务相关数据更准确便捷。通过课后服务一体化管理平台,有效解决了课后服务智能管理难题,提升了该县课后服务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供稿:李海波 张伍强  编审:玉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626号
主办单位:中共亳州市委教育工委 亳州市教育局 值班电话:5125009(白天);5125118(夜间)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34160202000017号